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人世,
却不是你的的化身,
他们整天和你生活在一起,
但并不属于你。
——诗人黎巴嫩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我教育我的孩子你管得着吗?这些父母通常把孩子当成了他们的私有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这样的父母通常不会尊重父母,只把孩子当成私有物件而非一个真正的人,这样被对待的孩子也很难跟父母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也很难学会爱自己爱别人。
作为父母,只有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而不是作为自己的附属品,才可以使孩子的人格受尊重,才会让孩子觉得来到人世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
可以说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但不属于你。他通过你而降生,但不是你个人的所属物。他有自己的人格特质,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悲欢离合,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有自己的成长方式,他一定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如果真的能明白,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但又不是你的孩子,他不属于你,你就不会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人类的孩子来对待,就可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功利心态,按规律教育孩子。
你就不会把孩子当成实现你个人愿望和目标的工具,让孩子去完成你自己早年未完成的遗憾和目标。
你也不会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让他为了缓解你的焦虑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去承担不必要的压力。
你也无需为孩子铺好未来旅途的一砖一瓦,让他在你限制的条条框框里面行走,最后变成一个复制品或者一个从设定好的模子里面倒出来的刻板物。
他会成为他自己,找到他的人生方向,向左走或者向右走。
他会成为他自己,找到他的人生志向,自由职业或者朝九晚五。
他会成为他自己,找到他的人生特质,潇洒恣意或者严肃规矩。
他会成为他自己,找到他的人生方式,小心翼翼或者不拘一格。
但这些都需要你给他空间、时间,并且相信他,就如同在他开始学习走路老是摔倒的时候,你依然坚信他有一天一定会跑一样。
不管他或哭或笑,活泼还是内向,让你高兴还是惹你生气,你都还是爱他,就像他是上天给你的一件礼物,让你无限感激。
如此你的孩子,一定会拥有他自己的成功,如果你不是用成为国家主席来衡量他是否成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