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拉
据悉,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
近来,不管是不是由于中国准备步入中老年化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人关注起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好事。家有一老似有一宝,老人老了,作为年轻的一辈,我们会更有力量。
健康,包括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代谢与能量消耗改变:与中年人比较,老年人大约降低10-20%。
2、细胞功能下降: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3、器官功能改变:内脏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内分泌功能改变:脑下垂体功能减弱,影响整个代谢。
5、免疫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6、情绪不稳定:或烦躁而易怒,或孤僻而寡言。
身心是相互影响和变化的,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也一定程度上跟其心理特征与变化相互关联,其心理特征与变化如下:
1、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逐渐衰退,学习新事物较慢。
2、注意力转移缓慢、分配困难。
3、死记硬背比年轻时差了,但理解之后的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退化。
4、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很难活跃。
5、爱唠叨、消极、抑郁,容易烦躁、悲伤、害怕、不满等,情感脆弱,生活、社交圈子变小,表现出对新的、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领域的畏难、畏惧、担忧,甚至拒绝等表现。
其常见的精神异常信号如下:
1、怪,是指老年人的行为、语言、生活习惯等较之前有明显的改变,出现一些怪异。一些老人由于精神影响,出现虚幻、怪异的听觉。
2、疑,即老人会无中生有或认为同事、邻居、亲属等对其迫害。有的老人认为他人嫉贤妒能,从而别人积怨为仇。
3、懒,而且是一种与老人一贯表现不相符合、超乎常情的病态“懒”。表现不愿料理生活不更换衣服、不打扫卧室、不愿走亲访友、不喜欢与人交谈,懒于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4、呆,老人表现为呆滞少动、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言语吞吐。有的病人生活起居被动,可较长时间坐着、站着或躺卧着,常独自闭门、足不出户。
以上身心特征,在其社会功能变化、人际关系交往变化、学习工作变化的许可范围内都属正常。年岁渐长,变化如影随形,我们要接受平常心接受由于年龄的变化带来的正常范围内的变化,无需太过焦虑,作为小辈也不用太过于紧张。如果出现精神异常的信号,老年人要有更多的自我觉察,作为小辈也要及时关注,早发现早治疗,必要的话寻求专业的帮助。
即便人到老年,很多老年人常会自问:我是否老了?是否有价值?我是否真的不中用了?我生活中还有什么希望?那也没啥关系,不用逃避过去,也不用刻意的回避评价自我,客观,积极的看待自我的过去以及现在和未来。
老年年并不是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了,第二春刚刚开始,机会正好。很多年轻时候想要去尝试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都可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