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个隐秘的牢笼,人们即希望逃离又害怕被发现


抑郁症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隐秘的消息。人们得了抑郁症,大部分人最初都不会选择告诉别人,不会告诉父母,不会告诉朋友,不会告诉同学同事。

抑郁症患者常将抑郁自饮,带着点隐秘的刺激其余的全部都是痛苦,他们一方面很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很担心当别人了解他们的现状时会反唇相讥。

“你就是想太多”,“想开点,事情 就过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前我也这样过”,“再坚持坚持,就过去了”,“坚强点,好吗,你没问题的”……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的反应确实如此,好像说多了就是真理一样。殊不知,这样的反应对抑郁症患者来说非是劝慰,反而是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而对抑郁症的治疗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样看来抑郁症患者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自身本就脆弱,何苦让自己再承受另一波的狂风暴雨,打着爱和关心的名义要你勇敢,其实忒伤人

亲近的人不能说,熟识的人不想说,认识的人不敢说,但又很希冀得到理解怎么办?很多抑郁症患者会退而求其次,找陌生人说,一般的陌生人还不一定听得懂,要不给的反应也跟生活中的其他人无异,所以还只能找同样患有抑郁症的人说。

同样患有抑郁症的人因其同有了互相理解的基础,让在一起互诉苦痛的人多少得到了一点慰藉,但也仅限于此了,因为其他抑郁症患者同样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理解已经不易同情和支持却是无力承担了。何况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抱团其实利大于弊,其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温暖,而每个人自身的能量又何其少,都是要汲取的一方,哪里能够向上发展,最多维持住不坠落就算好的了。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同质小组中如果能够有一个稳定的领队,在此基础上又还能够有个固定频次的时间相聚,疗效迟早能够在小组中产生,惠及小组中的每个人。但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领导者,就要非常谨慎的加入任何一个抑郁症小组,毕竟吐槽一时爽,痛苦满场飞。

综合以上来看,说,确实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痛苦得到缓解,同时在得知自己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够找到些许力气。所以抑郁症虽然看似隐秘,也充满了求“撩”的讯号,需要懂得人才能懂。

知己看来难求,自知如何呢?一个人不想说,除了担心别人不一定理解,其实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愿接受。自己都不想承认的事,说了也白搭。抑郁症患者很痛苦很抑郁,和别人倾诉,别人用尽耐心和爱意感同身受,但她/他自己其实无动于衷,觉得自己其实问题不大,也没发生什么事,因此谢绝别人之援手,对自己画地成牢。

自己给的枷锁,非自己不能解。然而接纳自己仍是难事,抑郁症压抑的多为自己的感受,牺牲的多为自己的需要,在意的都是别人的评价,看重的都是别人的想法。要越过别人去看到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要放弃别人去成全自己更是强人所难。

难,就不要自己了吗?

实在,无需如此。常言道,人爱自己才会爱他人。而做到爱自己,就要接纳自己。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接受自己过去的羸弱,现在有希冀。如此,未来可期,如此,抑郁症也定然能够攻克。

说白了,抑郁症如果真是一个隐秘的牢笼,那也未必就值得害怕,你身处其中,钥匙亦俯首即拾,在你而已。


注:文章涉及信息为科普知识和简单的日常建议,不能以此代替治疗方法和手段,也不作自我诊断的标准,需要诊断的建议去当地三甲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心理咨询问询可联系客服。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