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时候,情绪把我们照料得很好,推动我们处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提供各种不同的乐趣。可是,情绪有时也会让我们陷入麻烦。不恰当的情绪反应会以三种方式出现:
第一种是感受到正确的情绪,却以错误的强度表现;比如担心是合理的,但过度反应时,就会变成极度害怕。
第二种是感受到恰当的情绪,却以错误的方式表现;例如生气原本是正当的,可是以冷漠的方式表现,反而显得幼稚而产生不良后果。
第三种不这当的情绪反应,就是感受到错误的情绪。问题不在于过度害怕,也不在于以错误的方式表现害怕,而是事后才发现当时根本就没什麽好怕的。
为什麽会引发不这当的情绪呢?我们是否能完全消除情绪的诱因,好比有人插队时,可以不生气吗?或是改变情绪反应,在有人插队时以愉快或轻蔑取代生气呢?如果无法消除情绪反应,是否可以减轻情绪的强度,而不致于产生不这当的反应呢?
如果所有人遇到相同的事时,都以相同的方式反应,就不会有上述疑问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有些人怕高,有些人不怕;有些人因为黛安娜王妃的死而哀悼,有些人却不太关心。可是,有些诱因确实在每个人身上引发相同的情绪,比如差点出车祸时,几乎都会引发一时的恐惧。如果坐的椅子突然垮掉,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害怕,可是有些人怕坐飞机,其他人却不害怕。我们是怎麽得到自己不想拥有的情绪诱因呢?下一章会讨论我们是否能改变情绪的诱因。
我们不会对每一件事产生情绪,也不是一直在情绪的掌握之中。情绪会来来去去,我们在某个时刻感受到一种情绪,可能在别的时刻感受不到任何情绪。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产生情绪,但即使是最情绪化的人,也有不觉得任何情绪的时候。
为什麽会产生情绪呢?最常见的情形是,感觉到正发生或即将发生某种严重影响我们福祉的事,可能是好事或坏事,可能感觉正确或错误。这并不是产生情绪的唯一途径,却是最重要或核心的途径,所以我要把焦点放在这裡(稍后会描述另外八种产生情绪的途径。)这是很间单但很重要的观念:情绪的演化是让我们遇到攸关生死的事件时,能快速反应。
回想你以前开车的时候,突然出现一辆高速行驶的车,看来就要撞到你,你正专心和邻座的朋友聊天,或是聆听广播节目,顷刻间,在你来得及思考前,在你有意识、能自我觉察的大脑能考虑这件事之前,你就已感觉到危险而开始害怕。
情绪开始的时候,会在几毫秒内掌管我们,指挥我们的行为、言语和思想。你会自动转方向盘,以避开其他车辆,用脚踩下煞车,同时脸上闪现害怕的表情:眉毛抬高、向中间聚拢,双眼圆睁,嘴唇向后方耳朵的方向拉长,心脏快速跳动,开始冒汗,血液涌向脚部的大肌肉。即使车上没有别的乘客,你还是会有这些脸部表情,这是因为在演化过程中,那些反应有助于让别人知道我们感觉到危险,也有助于我们在害怕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情绪让我们做好准备,以处理重大事件,而不需要思考该如何反应。如果你必须思考如何面对迫在眉捷的危险,可能来不及死裡逃生。情绪在你还不知道发生什麽事时,就做出反应,这种时效非常重要。
等危险过去,你还会感受到内心翻腾的害怕,那些感觉大约要十到十五秒才会逐渐平息,你无法缩短这段时间。情绪使大脑的一部分产生改变,促使我们处理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也会改变自主神经系统,以调节心律、呼吸、出汗,以及许多身体的变化,让我们准备好做出不同的动作。情绪还会放出信号,改变我们的表情、神色、声音和身体姿势。这些改变一定会发生,我们无法加以选择。
当情绪很强烈,发生得很突然时,好比上述开车的例子,我们在事后对情绪事件的记忆不会很精准。你无法知道大脑做了什麽,你知道自己转动方向盘,踩下煞车,但可能不知道脸上闪过什麽表情。你会觉得身体裡有某些感觉,却很难用言语描述。你无法目睹或指挥救你一命的过程,这是情绪的奇妙特徵,常常在我们还没有觉察到过程时,就已发动情绪。同样的特徵也可能造成反效果,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稍后会更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