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文/焦海艳

提到教育的核心大家可能会想到传授知识,传授孩子知识是很重要,但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更重要!大家可以回想下生活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活幸福指数较高?是掌握了丰富知识的人?是一直有好的学习成绩、拥有高学历的人?都不一定,真正幸福指数高的人都是拥有健康人格的人。

那健康的人格都具有哪些基本特质呢?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休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体现,也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体现,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人为不能改变自己周围的人事物而苦恼不已,却从没想过要改变自己。但是如果在我们改变不了周围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看待周围环境的视角和目光,当视角不同了看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自然感受也不一样,感受不同了自然心情也会改变。

  从小培养孩子在看待问题时,不仅要从自已的角度还要从他人和所处的情境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够让孩子形成从更广的视角看问题的习惯,这样才不至于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钻牛角尖,也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想要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是要压抑或控制情绪而是要懂得识别自己的情绪,去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要表达的是愤怒、悲伤还是委屈、嫉妒等,然后用语言表达告诉对方:你这样做让我很生气,你这样对我让我感到受伤害,我感到很伤心等。

   因为如果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如果一味的压抑和控制,那样情绪的能量就会越积越多,等有一天压不住时它就会如同山洪爆发让你无法控制,而当你能够及时的表达出你的情绪的时候,你表达的过程情绪就得到了适当的宣泄,就不会使情绪的能量累积到最后大到让自己无法控制。所以父母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具有良好的责任感

良好的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社会的重要品质,只有具有责任感的孩子才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动学习,并在将来认真对待他的工作等;但因现在独生子女多了,很多家长为表达对孩子的疼爱于是替孩子承包了很多事情,即使孩子已经长大了,仍然是无需孩子张口爸妈就在各个方面都照顾的好好的,孩子从小习惯了这种照顾之后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爸妈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因而造成很多孩子在长大后不能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对自己的事负责,父母就要给到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选择的机会,允许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想法,不把家长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替孩子包办一切。

具有和协的人际关系

和协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一个人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只有当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在生活和工作中才会有更高的幸福感,那怎样才能教会孩子拥有和协的人际关系呢?

  其实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当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互动,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是孩子与他人互动的雏形,孩子是透过与父母互动的经验去和别人建立关系的;所以要想孩子与他人拥有和协的人际关系,父母就要首先为孩子创造和协的家庭关系。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