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涉毒涉枪被捕,明星纷纷涉毒背后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 葉依

新闻爆出周立波在长岛被捕,被警察搜出枪支和可卡因,根据纽约警察局确认,周立波被捕的消息属实。然而,早前周立波曾在自己节目里面谈论明星涉毒问题,并自己表态称:你放心,我这辈子不会吸毒,我就算贩毒也不会去吸毒。

其实不太关注周立波,《壹周立波秀》这个节目最火的时候也一集没有看过,偶尔调台瞟到两眼,也只觉得这个主持人的风格太哗众取宠,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从最初的大火到现在爆出涉毒被捕的新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外的,娱乐圈本就是这么无常么。

关于此次吸毒,围观群众们见怪不怪,甚至纷纷喝彩。上网搜了搜关于周立波的新闻,大部分为负面,吸毒、家暴、殴打岳父;和徐峥互怼;在节目上道德绑架,逼从小被抛弃的姑娘认亲。周立波因为一张厉害的嘴红起来,却也因为这张嘴得罪了太多人,从这一路的事情看来,周立波真是把一手好牌(表面上)活生生打烂了。现在还加上一项涉毒涉枪。

被曝出吸毒的明星,前有房祖名柯震东,后有著名编剧宁财神,连最爱的傅艺伟女神也中招了,娱乐圈本就是个大染缸,广大吃瓜群众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吃瓜群众眼中,明星已拥有大部分人无可企及的财富、名声和关注,为何偏偏还要去触碰那道禁忌之线呢?

以下为野蛮分析,不针对任何明星。

好奇心,追求刺激

好奇心人人都有,普通人也会通过一些极限游戏来和获取快感,例如通过蹦极、过山车、跳伞来获得瞬间的快感,追求刺激,放松自己。

相比普通人,明星手中掌握着更多资源,更大的人脉,有更多的渠道容易接触到毒品,再加上有殷实的经济基础可以支撑自己提供长期吸毒。

明星做为公众人物必然知道,吸毒贩毒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试图挑战法律,要比普通人得到更大的惩罚以及付出更大的代价,煤制油巨大的风险,但也不免抱有侥幸心理,试图挑战“不允许的事情”,你越是禁止,那么我越要试试看。

缓解压力

作为公众人物,明星的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展现在公众面前的都必须是良好正面的形象,为符合公司的定位,可能需要把自己包装成完全不同的模样。“明星”这个身份会导致“本我”被束缚,明星们表面风光无限,实际上却要长期压抑本我的需求来适应市场环境和大众需求。

长此以往,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娱乐圈各种复杂的人和事,比普通人职场上的明争暗斗要厉害得多,压力也是巨大的,而这时毒品带来的瞬间快感和刺激无疑是一记猛药,能瞬间让自己的压力释放。

受人怂恿

娱乐圈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刚入行的新人可能被“前辈”忽悠,好朋友之间也可能分享一下互相的秘密,一时兴起尝试一下,种种综合因素之下,可能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