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初
你对某个人所持有的意象,比如关于你的父母、亲人、妻子、丈夫、孩子、朋友、领导、国家领导人等等所抱有的想法,都是通过关系的互动形成的。
而且很显然我们只有在关系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了解到别人,才能认识发现揭露关于我们的自己的真相。比如我们是自卑的,我们是控制的,我们是无能为力的等等。
我们知道不可避免的关系会带来痛苦,也会带来愉悦。如果关系之中没有紧张或者不稳定的因素,这份关系就会变成一种舒服的沉睡状态,这应该也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想要建立和实现的关系的理想状态。
但通常这样的理想关系状态比较难实现更别说长久的维系,更多的关系是在冲突和矛盾中进行的。为何会如此?很大原因在于我们一味的追求关系的和谐与其和谐关系所带来的安全感,反而忘记了去留意关系的互动是怎么一回事。关系给我们自己呈现了什么样的真相。
如果总是在关系中去寻找安全感,不是承认关系中真实的自我,反而让关系中不断的出现冲突,因为关系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在于它的不安全感和无法掌控。在关系中追求安全感便是在阻碍关系的运作,有时候会造成怪异的行为和不幸的结果。如我们有些人总是要求关系中的另一方提供稳定不变的支持,并且希望对方以长久的姿势保持在那里不动,只要需要就立马能得到对方的回应。但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何况是身处变化中的人,所以痛苦不可避免的会产生。
关系的互动是为了揭露一个人的真相,也是一个人自我揭露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我们常常透过关系这一面镜子看到关于我们的真相。显然自我揭露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以至于我们常常对关系中呈现出的关于我们自己的真相视而不见。因此,我们必须有调整自己的能力以及思想情绪上的伸缩性。既能体验到关系带来的愉悦感,也要可以接受关系可能引发的痛苦。
但是大部分人会逃避关系中带来的紧张和痛苦,而更愿意体验关系中相互依赖产生的安全感和慰藉。
这里又会产生问题,因为只是追求关系中的相互依赖而忽视了关系本身的不稳定而产生的紧张和痛苦,关系必然失衡,陷入危机。这个时候,人们会丢弃这份关系,而去追求另一份新的关系。比如有些人会结束十几年的恋情或者婚姻,而选择一个只是短暂相识的人。
如果不打破这样的关系循环,忽视关系本身的真相,当然也包括你和他人的真相,关系又会在时间中进入失衡,陷入危机,变成一种充满无明的活动。
而只有透过自我认识,才能停止在关系中的挣扎带来的痛苦。这样的认识,包括面对自己在关系中呈现出来的自我,包括对方你能接受不能接受的部分,还有关系本身的变动性。
改变有时候不一定是适合的解决方式,接受你原本的样子有时候会让您有更好的成长和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