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讨好是四种主要反应方式之一。讨好他人时,我们漠视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将我们的权利拱手让给他人,并对所有的事情点头称是。萨提亚用下面这张图表来描绘这种状态,在这张图中,讨好者对他们在交往中的人和情境予以充分的尊重,但却毫不在意他或她的真实感受。
讨好常常以一种令人愉快的面目出现,因此在大部分的文化和家庭中高度的接纳。然而,讨好与具有表里一致性的使他人愉快的尝试截然不同。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它否定我们的自尊,并传递给人们这样的信息:我们是不重要。
讨好的时候,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内心独白:
我不值得一提,我不值得被爱。
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
我绝不能让别人生气。
我不可以冒犯任何人。
这全是我的错。
当我们讨好别人时,即便自己感觉不好,也会对别人和颜悦色。我们常常一边掩藏起自己紧咬的牙齿,一边说出令人信服的谎话。讨好者的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忙于平息各种麻烦。只要人们看上去有一点点痛苦,我们都把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生命献给对方,以减少他们的困扰和麻烦。我们会表现得好像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决他们的问题。
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坚持为那些出错的事情背负责骂。哪怕不得不用放大镜来寻找自己犯错的证据,我们也要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例如,造成你的痛苦完全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一个好母亲。而假如我是在一个不同的母亲身边成长起来的,你就会好过得多。我们会试着用这样的话来平息事态:哦,对不起,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就这样,我们希望用一种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方法来取悦别人。
讨好意味着这样来处理压力,即告诉我们自己,要想让自己能够活下去并且保持安宁,唯一的方式就是不顾自己的感受,对所有得事情表示顺从。这种态度会导致我们压抑自己的愤怒并代之以生理紊乱。不断讨好别人常常会使我们患上肠胃疾病,特别是溃疡、腹泻、便秘和呕吐。更极端的说,讨好会导致我们通过自我牺牲、自我伤害和自杀来表达自我价值感的完全缺乏。
所以讨好也不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需要进行自我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