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杨永信,那些父母才是真正的恶魔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伊坂幸太郎


2008年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刚刚兴起的时候,只是略有关注,因为自己在网络这方面并没太多接触,所以也没做太多了解,知道有这样一个人采用电击疗法来治疗网瘾,觉得挺违反人性。后来电击疗法被卫生局叫停,一度以为他和他的戒网中心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他依然活跃在网络上,他的戒网中心也赚得满盆金钵。如果不是网络上疯传的一篇《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这篇文章,我可能再也不会关注到这个人。


关于杨永信特地去翻看了他最近的微博,基本每月都会有几篇文章分享那些网瘾患者的故事以及心路历程,可见在这几年中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孩子被送进戒网中心,遭受摧残。甚至有一位男生,出院后上大学习了心理学,又返回戒网中心担任心理点评师,我想说这是心理学被黑得最厉害的一次,心理点评师是什么鬼!!如此残害祖国的花朵,我觉得他简直是民族罪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杨永信?


下面的答题者有一些是当年的受害者。大家纷纷表示当年的痛苦给自己带来的阴影,或许如此严重的电击并没有给他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伤残,但是留下的心理阴影,或者创伤,或许是这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据说电休克治疗仪也“与时俱进”换成了电针灸,被送进去的人在戒网中心会被伪造精神疾病当做精神病来治疗,包括吃精神病的药物等。


而在杨永信被攻击这件事情上,奇怪的是家长们的态度,他们纷纷站出来对游戏开发公司群起而攻之,认为是他们开发了游戏,才让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杨永信的戒网中心,让孩子重新回归生活,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拯救了这个家庭。你们居然要叫停杨教授的戒网中心?你们就是要害死我孩子!他们不知道的是,被送去戒网中心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心理伤害和阴影。


我们来说说电击疗法,电击疗法一般被用于治疗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等病症,当所有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都无效时,医生才会使用电击疗法。并且需要安全的治疗和监护仪器,要求有专职的麻醉医师,实施医生,必须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必须具备以上种种条件的医疗机构才能够进行电击疗法。而杨永信的戒网中心进行电击治疗的场地只是一个小小的房间,有一张躺椅,外加一台机器,仅此而已。


在正规的电击治疗中,每次电击治疗通电的时间非常短,对于年纪小的患者通电时间只有2到3秒,而成年人也不过8秒钟,在全麻的状态下,只在头上固定两片金属电极,通过隔着头皮向头脑中做一次小型饭店,改变大脑的功能紊乱。注意,是隔着头皮,并不会直接接触,更不用说朝太阳穴通电40分钟。而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是一种强制手段手段,强迫你承认自己有网瘾,强迫你承认自己错了,强迫向父母下跪忏悔。而这正是有些父母乐于看到的情况,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杨永信教授做到了,那他简直是自己家庭的救命恩人。


他可能带走了网瘾,但是也为孩子带了更为严重的心理阴影。


恩,他在微博还转发了那篇《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我真的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简直有一种“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意味。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删了,原谅我没有截到图,所以在此借用一张图(图片来自知乎用户Tsheten Gyurmey)。



既然说到杨永信,我不得不岔开话题,说一下另一位戒网瘾斗士:陶宏开。


这个人简直让我三观都炸了,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微博。和杨永信教授不同,陶宏开教授(从此无法直视教授这个词了)不使用电击,而是以嘴炮模式对网络游戏喊打喊杀,不管是电子竞技还是奥运比赛,又或者陈冠希辱骂林志玲这样的八卦新闻,还有乱倒垃圾、红遍网络的葛优躺。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联系到精神鸦片,鸦片游戏上面,全部一棒子打死。


每一条微博基本句式如下:《習近平對青年說的話:年輕人不要總熬夜》习主席非常关怀青少年,提醒年轻人不要熬夜,要有理想、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可是由于鸦片游戏的诱惑毒害,大量青少年熬夜奋战打游戏,他们的“理想”是鸦片游戏“电子竞技”的冠军、当职业玩家、当鸦片游戏代练等,严重脱离现实社会。破折号之前的内容可替换为任何新闻或者事件。更搞笑的是他一边大骂网络游戏如何害人,转眼却又为某网络游戏代言。


我想可能正是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将网络游戏妖魔化,才会让家长觉得只要自己孩子一旦开始玩网络游戏就是染上“毒瘾”,赶紧送到戒网中心去电电吧。最该接受电击的是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才是。


我们说回杨永信,既然杨永信是这样的恶魔,那为什么时至今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家长听信他的宣传,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地狱之中呢?


无一例外,这些家长想要得到的是孩子听话,顺从甚至无条件服从的结果,他们不会管对方采用了怎样的手段或者孩子经历了怎样的折磨。有些孩子出来回到家后,一旦什么做得不如家里人的意,家里人甚至会威胁“真该再电一下”,这些父母要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对自己无条件顺从、完全在自己控制下的机器。不可以有丝毫差错,一旦做得不好就有可能再次被送回戒网中心。


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和其他机构不同的一点在于,有些机构家长把孩子送过来之后就走了,不太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而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则是家长全程陪同,甚至还有家委会定期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各种情况,以及给中心捐赠各种日常所需的物品。还有“热心家长”会帮助抓回那些试图逃跑的孩子,或者出院回家后又“复发”的孩子,只要孩子家长同意,孩子会再一次被抓回戒网中心。


杨永信在他的戒网中心不仅控制了那些”网瘾少年“,还控制了他们的家长以及周边的人们。把孩子送进戒网中心家长则需要陪同,所以家长得在学校外,租住房子,购买生活用品。甚至学校有强制要求,孩子出院时必须送上锦旗。戒网中心让周边的各个商铺都有了经济来源,所以没有人会帮助里面的孩子逃跑,如果谁帮助他们逃跑就是在阻止大家赚钱。这和拐卖儿童妇女到山区有什么区别吗?只不过将孩子送进这样地的不是可恶的人贩子,而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的感受,只有一个词:绝望。想逃跑都没有一丝希望,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帮助自己。逃回家里?那是另一个地狱。简直是细思恐极。


不可否认,孩子沉迷网络确实给一些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网瘾是指上网者长期沉迷于网络时空,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由于上网影响家人朋友的关系,影响学习工作,甚至旷课、逃学、偷窃等。但网瘾在孩子身上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实根源在于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如说是父母的教育存在问题,所以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不是网络也会是其他,吸毒或者赌博。


如何治疗网瘾是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孩子沉迷于网络,通常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只好到虚拟世界中寻找满足感和成就感。


做为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使用暴力;忙于自己的事情,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夫妻关系不好,就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懂如何和孩子沟通,认为孩子属于自己,可以随意支配。都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认为自己的家庭关系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跟父母的关系而受到伤害,认为自己在家庭中非常孤独,有自杀的念头的孩子不在少数。想和父母沟通却得不到回应,不得已沉迷于网络,父母将孩子逼到如此地步,却又责怪他们不争气,将其送去自己认为对孩子好的地方,却不知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很多孩子在被父母伤害后其实是痛恨自己父母的,一种情况是更加与父母作对,形同仇人,打伤砍伤亲人的情况在新闻报道中也不少见,甚至危害社会;一种情况是碍于与父母的血缘关系,向内伤害自己,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有自杀自残行为。无论哪一种相信都不是父母们愿意看到的。


杨永信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愚昧无知的父母,他们才是真正的恶魔。


最后忠告所有父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有自己的思想。

当孩子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反思自己、耐心引导,而不是一味责骂。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但不要一味相信所谓的“专家”,在意并相信孩子的感受,及时调整策略。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