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习心理学的热潮是越来越热啦,从以前的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到现在的国际范儿大咖的网络课程,动不动便是几万人在线听课,昨天的三国伦理,听说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了14万。我们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学了萨提亚学认知疗法,学了催眠学精神分析,从北上广深到武汉成都,各种面授课程也遍地开花,全国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心理学学习热潮。有的人拿完国家三级拿二级,拿完硕士心理学研究班课程开始上中美班、中德班、中英婴儿观察、萨提亚、家庭治疗。致使现在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学习型人格障碍”。专指各种学习心理学学得不亦乐乎的人儿。
在滚滚涌动的热潮中,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学这么多,其实我们是想干什么?
最近,有件事给了我新的思考。我的一个朋友乳腺增生好几年了,医生说每年二次定期检查,其他也不多说什么,就说定期检查是为了防止病变。朋友觉得,医生要求每年定期检查,这似乎说明自己是有问题的,但每次报告出来医生都说没事,似乎又没什么事。朋友想弄清楚这里面到底怎么回事,病变,病变的几率有多少呢?基于什么原理呢?平常生活要注意什么呢?可以做些什么提升健康程度呢?于是她从研究B超报告,到专门买了几本乳腺方面的专业书,想来研究个所以然,可是,你懂的,理论懂了很多,可是,仍然看不懂那份B超报告,自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片迷茫。最近她咬咬牙,挂了个权威的专家号,300元一个号,迷茫几年的问题就在短短的时间内清楚了,医生也教了几招平时生活的建议,她自己也放松下来了,最主要的是,朋友感觉,一直在心头压着的乌云消散了。
话说回来,我们学习那么多心理学,其实只是想让自己过得更舒心,内心的纠结能够消散。理论懂得越来越多,并不代表能把自己越看越清楚。我想,除了学习心理学,还有一个更有效率的方式,那就是直接的进行心理咨询。因为,找到靠谱的咨询师,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探索之旅,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